乳腺癌精准诊疗技术的优化与临床应用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深圳市人民医院;湖北省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189

成果描述:

该项目的技术内容包括乳腺X线立体定位技术使用14号针穿刺对乳腺内不可触及的病变行核芯针穿刺活检诊断正确率可达96.6%-100%,正确性达99%。分析立体定向钢丝移位和失败的原因,提出侧斜位X轴入路置入钢丝、俯卧位定位立体定向活检、体位角度二者结合、多根钢丝的置入立体定位技术。明确了乳腺癌在X线上的肿块大小、边缘和钙化性质及形态与乳腺癌分子分析的关系,通过乳腺X线征象可准点地估计乳腺的分子分型。采取创伤更小的手术(保乳手术),患者获得更好的美容效果和更优的社会心理方面的生活质量。根据癌组织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状况将乳腺癌分为管腔A型、管腔B型、HER-2(+)型及基底样型4个亚型,在深圳人群中4个亚型谱型的比例分别为56.86%、9.02%、3.53%)和30.59%,其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21%、97.83%、83.33%和78.85%,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8.62%、95.65%、83.33%和72.44%。提示不同分子亚型的乳腺癌患者表现不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淋巴结状况及分子类型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淋巴结阳性及基底样型患者预后最差。其中三阴乳腺具有独特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如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大多在治疗后2-3年发生多发转移,仅淋巴结状况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淋巴结阳性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差。在左侧保乳术后乳腺癌中,调强放疗可提高照射靶区内的剂量均匀性,降低心脏接受高剂量照射体积,从而达到保护心脏的目的,但是在调强放疗技术中如仅用整个心脏作为危险器官,心脏所接受低剂量照射体积明显增加。指出需要密切关注心脏前部分的照射剂量,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心脏前壁区域(anterior myocardial territory, AMT)心脏亚区域这个概念,其定义为心脏前表面及其后1cm的心脏组织,同时包括左右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右缘支和左旋支。证实心脏前壁区域可作为独立的危险器官可更好地降低心脏及亚结构的照射剂量。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