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3990
成果描述:
禽I群腺病毒引起鸡包涵体肝炎和心包积水综合征等疾病,该病既可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种鸡群呈隐性感染,污染胚蛋,致使其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影响种鸡生产性能和鸡苗质量及肉鸡生产效率等,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历时8年,对禽I群腺病毒综合防控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取得以下重要成果。首次在国际上建立了3种特异、敏感和快速的禽I群腺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构建了完善的禽I群腺病毒快速检测诊断技术体系及应用平台。在攻克样品储藏、核酸提取、引物设计、检测条件优化、敏感性和特异性等技术关键问题后,首次在国际上建立LAMP、荧光PCR和半套式PCR3种禽I群腺病毒快速检测方法;首次在国内建立能鉴别禽I群腺病毒12个血清型的PCR-RFLP检测方法。这些方法突破传统检测方法耗时长及费力的缺点,为其综合防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首次在国际上建立了7种禽I群腺病毒抗体的ELISA检测方法,其中,3种为鉴别野毒感染ELISA检测方法,为种鸡核心群的净化和该病监测提供強有力的技术支持。在攻克抗原表位筛选、重组蛋白表达及纯化、ELISA条件优化、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等技术关键问题后,首次在国际上建立了能快速区分野毒感染抗体及灭活苗抗体的鉴别ELISA方法3种;还建立另4种ELISA方法用于该病抗体的检测,为该病监测和种鸡群净化提供技术支持。深入探索了禽I群腺病毒高效疫苗研发的技术和方法,研制出新型DNA疫苗及其灭活多价和单价疫苗等共5种,为其有效防控奠定坚实基础。首次在国内外研制出禽I群腺病毒DNA疫苗,率先创制出血清4型+8型双价、血清1型、4型及8型单价共4种灭活油苗。这些疫苗免疫效果好,安全性能高。首次对广西鸡群禽I群腺病毒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及病原学研究,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从广西32个鸡群采集1235份样品,其中419份分离出禽I群腺病毒,阳性率为33.9%,该病在广西鸡群中感染率较高;不同分离株Hexon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1%-99.7%,未出现变异。首次制定出一套禽I群腺病毒的综合防制措施,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针对该病流行特点,首次制定出禽I群腺病毒综合防控措施:即“在严格生物安全措施前提下,通过鉴别ELISA检测和剔除感染鸡→建立无禽I群腺病毒感染种鸡核心群→培育父母代种鸡群→扩繁种鸡群→繁育健康鸡苗”,近三年累计在广西732万只种鸡和18635万只肉鸡中推广应用,共减少损失13240.7万元,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制定并获颁布广西地方标准1项,发表论文19篇(SCI收录2篇),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