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3969
成果描述:
该部分简单介绍:该该专利技术领域发展现状、外围技术情况、受让潜在群体:当光入射到具有亚波长周期孔洞阵列的金属薄膜表面时,光的透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增强,突破了传统孔径理论的限制,这种现象被称为光学异常透射(Extraordinary Optical Transmission,EOT)特性。自1998年Ebbesen等人阐述这种现象以来,关于该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在很多方面得到了重要的应用。同时,研究人员发现通过改变孔阵列结构周期、金膜厚度、孔洞形状、金属材料、光入射角度等参数,可以有效调节透射峰的位置,影响透射率的大小。这些在光学滤波器、新型光源、生物传感和光学存储等方面都具有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该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微纳光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内嵌金属圆柱的孔阵列周期结构的等离激元滤波器。该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内嵌金属圆柱的孔阵列周期结构的等离激元滤波器,在原有的孔阵列周期结构的等离激元滤波器的基础上,在孔中嵌入金属圆柱,提高透射率,且通过调节金属圆柱的位置、直径和高度,可调节其透射光谱。可以应用于未来光电器件及集成电路中。针对该专利重点提出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转移转化方法和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滤波器作为一种去除噪声干扰的载体,在通信、医疗、军事、自动控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传统的滤波器由于受体积、稳定性等条件的限制,不能很好的适应光电子技术发展的需要。而表面等离激元光学滤波器因其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等一系列的优点,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科研人员纷纷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例如像齿状的纳米等离子体波导滤波器,基于长程等离子体的滤波器,以及圆盘形带通滤波器。它们进一步减小了器件尺寸,在纳米尺度上进行操作,所以基于金属表面等离激元的滤波器成为现在社会一个新的选择。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具有较好的可转移转化价值,可为相关光学器件公司开发新型等离激元滤波器提供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