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温州市协春园艺科技有限公司;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园林系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3061
成果描述:
课题来源与背景:“蝴蝶兰”V31“花期调控技术研究及其应用”课题是2010年由温州市协春园艺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园林系参加,温州市瓯海区农林渔业局归口管理的农业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场乃至整个浙江的花卉市场,蝴蝶兰都成为年宵花的主流,据权威机构调查结果表明:在众多的年宵花卉中,送礼市场以蝴蝶兰最为受宠。在浙江、上海、北京等城市,蝴蝶兰已连续数年排在年宵花畅销榜的首位,在温州市场也出现类似市场态势,蝴蝶兰日常销售量也非常大!由于蝴蝶兰受市民喜爱程度大幅提升,蝴蝶兰专卖店在市区已越开越多。很多市民置办年货时不忘买上几盆鲜花,或用来装饰居室,或馈赠亲朋。其中素有“洋兰皇后”之称的蝴蝶兰颇受市民的欢迎,最高峰日销售量能达到50万元。研究目的与意义:由于蝴蝶兰在温州乃至浙江等其他城市的销售市场中供不应求。所以需要加大对蝴蝶兰生产研究投入。温州蝴蝶兰盆花85%以上的产品都是从外地引进,增加了成本。课题组希望通过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实现蝴蝶兰“V31”生产本地化。准确控制花期,满足温州及周遍地区对蝴蝶兰市场需求。提高促进该市花卉生产的持续发展和技术水平。主要论点与论据:通过蝴蝶兰“V31”的花芽分化发育规律的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白天温度控制在25℃,夜间在18℃左右,有利于蝴蝶兰“V31”的花芽分化,温度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花芽分化;湿度控制在75%左右;在蝴蝶兰栽培中特别是花芽分化时及后期要给予较为充足的光照,否则,抽梗率降低,花箭增长缓慢,花期延迟,严重影响蝴蝶兰实现商品转化;在基质方面,利用水苔种植,有利于花芽分化;在水肥管理方面,可溶性肥料N、P、K配比为10:30:20最有利于蝴蝶兰“V31”的花芽分化。通过环境因子对蝴蝶兰“V31”的开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天温度控制在25℃,夜间在18℃左右,有利于蝴蝶兰“V31”的开花;湿度控制在75%在左右;在蝴蝶兰栽培中特别是花芽分化后期要给予较为充足的光照,否则,花箭增长缓慢,花期延迟;在水肥管理方面,始花前,浇可溶性肥料N、P、K配比20-20-20处理开花早,品质较好。通过赤霉素对蝴蝶兰“V31”的开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浓度为50mg/L的赤霉素对蝴蝶兰起提早开花作用。创见与创新:项目通过在花芽分化期间,探索温度、湿度、光照、基质及营养和肥料单独对蝴蝶兰“V31”的花芽分化、花梗长度、花朵数量和开花时间影响的影响。以及不同化学生长调节物质对蝴蝶兰“V31”的花梗长度、花朵数量和开花时间影响。在摸清环境因子对开花影响后,分析试验和数据,通过改变光照(如增加光周期)、提高温度(开花前)、控制水肥和化学生长调节物质等手段,实现花期调控,达到提前开花和延后开花目标。通过研究,课题组掌握了影响蝴蝶兰“V31”开花的环境因子规律。并通过对环境因子的调控,使蝴蝶兰“V31”在春节前15-20天顺利上市。满足了温州本地年宵花市场需求。实现蝴蝶兰生产本地化,促进温州蝴蝶兰产业化,为公司新增产值52万元。撰写了《不同可溶性肥料对蝴蝶兰“V31”花芽分化和开花的影响》、《赤霉素在蝴蝶兰“V31”花期调控中的应用》等2篇具有应用价值的论文(其中1篇已发表),完成了企业蝴蝶兰“V31”标准化生产栽培技术规程一项。社会经济效益及存在的问题:社会经济效益:该项目组的试验结果,快速应用和推广到协春园艺公司的实际生产,形成了蝴蝶兰“V31”栽培生产技术规程。2011年度共利用催花技术,生产了2万盆蝴蝶兰“V31”,并于2012年1月3日推向市场,在春节前20天上市,满足了温州年宵花市场需求。实现了蝴蝶兰“V31”本地化生产,结束了依靠福建、广东、上海等地供应蝴蝶兰的历史。经过几年的成果推广,该次蝴蝶兰“V31”生产培育技术的研究为公司新增产值120万元,新增利税40万元。存在的问题:针对昼夜温差对蝴蝶兰V31的花芽分化和开花品质研究不足,特别是极端温度控制研究不够,如能深入研究,对降低成本。降低能耗等将有重要意义。与科研院校合作争取从生物化学角度深入了解蝴蝶兰V31的花芽分化及开花机制,从生理生化角度更加精确控制花期。为加快这一新技术走向更广大的市场,还要进一步研究该项催花调控规程在其他品种上的应用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