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海南大学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2250
成果描述:
所属:该项目属于化学工程和农林科学交叉学科技术领域。主要内容: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海南省十二大重点产业发展为依托,围绕木质纤维转化利用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木质纤维加溶剂“液化”技术,对该省盛产的农林类废弃物(含香蕉茎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林业间伐材等)进行液化处理,将液化物作为新的化工原料,再进行化学修饰,辅以现代生物化工技术,制备高附加值工业产品,如环氧树脂胶粘剂、聚氨酯发泡材料、聚醋酸乙烯酯薄膜材料等,为热带农林废弃物高值利用提出了新思路,为生物质基材料在各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具体研究内容如下:自主设计制造了自动调整压辊式香蕉茎秆压榨机,将含水90%以上的香蕉茎秆在田间压榨,提高了粗纤维原料利用率,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采用“液化技术”,将秸秆类农林废弃物在多元醇溶剂中催化液化,液化物作为一种新的化工原料再经化学修饰,制备高附加值工业产品。研究了液化深度、非均相液化的界面行为和液化机理,分析液化物结构,优化了液化条件。以香蕉茎秆液化物为生物质基料,替代双酚A化学品,在碱性条件下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合成了环氧树脂。以聚酰胺650为固化剂,合成了高粘结性能的环保型环氧树脂胶黏剂。以水稻秸秆液化物为生物质基料,与异氰酸酯反应制备了绿色、广谱、高性能的聚氨酯发泡材料,其制备成本低于石化基多元醇原料。以香蕉茎秆液化物为生物质基料,与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共混,制备了一种新型可降解的环境友好型香蕉茎秆基PVAC薄膜。该种薄膜具有一定的柔软度及耐水性,有望作为新型皮革、包装材料的原料。特点:采用已经掌握的国际上先进的“液化”技术,对该省大量产生的、尚未得到有效利用的、可再生的农林废弃物资源进行处理,制备绿色、高性能、高附加值工业产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变废为宝,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应用推广情况:该项目在理论研究方面发表论文21篇,其中SCI/EI收录11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授权1项,公开3项;新装备1项;应用新产品4项;登记科研成果3项。培养博士生2人,其中1人已经毕业,1人在读。培养硕士生12人,已毕业9人;部分成果已进行了扩大实验或试生产;产品经用户使用反馈意见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