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营养生理与饲料配方优化技术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西南大学;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2190

成果描述:

罗非鱼是中国的主养经济鱼类和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近年来,受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和外来鱼种(越南巴萨鱼)价格战的冲击,中国罗非鱼在国际上竞争优势减弱。 针对罗非鱼生产和理论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展开系统研究,补充和完善罗非鱼的营养学和饲料学资料,创立替代鱼粉的新蛋白源技术体系,构建罗非鱼健康生长的营养技术方案,并在全国推广,显著提升了中国在罗非鱼营养生理及其饲料配制技术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补充和完善罗非鱼的营养数据库,探明罗非鱼的营养代谢特点,攻克罗非鱼脂质代谢紊乱的生产技术难题:确定了大规格罗非鱼(体重50-200g)饲料中蛋氨酸、苏氨酸、亮氨酸、脂肪和有效磷的适宜添加量以及ω-3/ω-6的适宜比值。确证了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是罗非鱼饲料中最有效的微量元素补充形式。率先发现亚麻籽油增加其肌肉中EPA和DHA含量。探明了罗非鱼对不同脂肪源适应的生理机制;揭示了不同能量来源或能量水平通过影响罗非鱼餐后脂质代谢和肝功能,降低抗氧化能力,进而影响其生长;发现生理调控剂修复罗非鱼的代谢失调功能,创新技术使罗非鱼生长恢复正常。 创立替代罗非鱼饲料中鱼粉的新蛋白源技术体系,构建“生长-健康-安全-环保”四级蛋白源评价体系:针对罗非鱼饲料成本和蛋白源紧缺问题,确定了肉骨粉、蚕蛹、豆粕、脱酚棉籽蛋白以及发酵桑叶蛋白替代鱼粉的技术方案。率先探明桑叶的饲用优势,并通过生物发酵技术提高其利用价值。建立了高血脂罗非鱼模型,证实了桑叶的降糖降血脂效果。结合蛋白原料的特点进行攻关研究,取得自主产权的创新成果和发明专利,改善饲料的适口性,降低配方鱼粉用量23-48%,经教育部查新确认成果无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 构建罗非鱼健康生长的营养技术方案,实现技术成果快速转化:通过一系列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实现了罗非鱼生产安全、优质、高效,加快了罗非鱼产业规模化、生态化、科学化发展,得到行业认可和企业的广泛应用。形成了提高罗非鱼健康生长营养方案2套,研制并生产复合蛋白源1个,罗非鱼专用预混料产品3个,功能性添加剂产品2个。发表论文30篇,其中SCI收录7篇;硕士论文1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培训人员6000余人次。累计企业新增产值达173071万元,新增利税7840万元。 该技术产品市场需求度高,国际竞争力强。已推广应用配合饲料30多万吨,罗非鱼养殖示范面积5万亩,支撑罗非鱼产业转型升级。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