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石斛资源开发与品质提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德清牧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杭州四叶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1749

成果描述:

背景及技术内容:作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铁皮石斛因具多种功效而广泛用于鲜食、保健品或中药配伍。2014年,全国铁皮石斛种植面积约8万亩,行业总产值近100亿元。然而,铁皮石斛长期存在种源混杂、性状分离、产量低、品质参差不齐、采收期短、产品安全等瓶颈,限制了产业健康发展。为此,进行资源与品种开发、种苗生产和高效种植等技术创新,实现”品种可控”和”栽培过程可控”,全面提升品质和效益。发表论文10篇(SCI 4篇),授权发明专利9项。技术指标:1.铁皮石斛资源挖掘与开发微生物资源:建立铁皮石斛微生物资源分析方法,发现普遍存在Burkholderia、Bradyrhizobium、Beijerinckia和Methylovirgula等功能菌,其中高效固氮菌和多糖产生菌鞘氨醇单胞菌ZJSH1等显著促进铁皮石斛生长和多糖积累。种质资源:收集铁皮石斛种质300份,采用耐寒的H型浙北品系与高产的F型广南种进行人工杂交和Co60辐射,通过耐寒性试验及农艺和品质检测进行筛选,获得高产和高品质的耐寒品系”牧歌1号”。2.品质提升关键技术均一种苗生产:采用特殊配方的培养基,显著促进铁皮石斛原球茎的诱导和分化,建立遗传稳定、增殖系数较高的品质可控无性系种苗工厂化生产体系,批量生产均一优质种苗,开创了优良种苗生产新途径。工厂化分段栽培:基于群生效应及连作问题,创立穴盘标准化育苗-托盘栽培模式,兼顾盆栽及床栽优势,水肥一体化自动管理,省力省肥省水。穴盘育苗增强幼苗的群生效应,提高成活率及生长率,节约空间和成本;托盘栽培适当限制根系生长,优化根冠比,促进多糖积累;分段栽培则减缓连作障碍;同时采用物联网技术精准控制温、湿、气、水、肥等关键因子,动态适应营养和环境要求,实现标准化栽培,延长采收年限2-3年,显著提高效益。科学营养和有机生产:据铁皮石斛的寡营养特性和不均衡需肥规律,采用自主研制的专用有机肥,按需分段施肥(苗期薄肥、生长期足肥、休眠期寡肥),科学供应营养;通过投入品的筛选及安全评估,综合采用生物防治(性诱剂、生防菌)和物理防治(防虫网、诱虫色板、杀虫灯),建立铁皮石斛有机生产技术规程。推广及效益:技术辐射企业42家,推广优质种苗1亿多株、工厂化分段栽培超2000亩;有机生产技术应用约1万亩,指导企业获有机认证34家、GAP认证14家,新增效益约1.5亿元,对铁皮石斛品质提升、增效都具有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