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河南中医药大学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1129
成果描述: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及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中医辨病属“五迟”、“五软”、“五硬”,中医药在治疗脑性瘫痪具有很好的应用性和疗效。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尽管中医药在治疗脑性瘫痪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仍缺乏一个相对严禁的标准。这也使得中医药治疗脑性瘫痪方面应用非常广泛,但在科学性和严谨性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制定脑性瘫痪中医诊疗指南对中医药治疗脑性瘫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脑性瘫痪中医诊疗指南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进中医药标准化、规范化”标准化项目之一,属于中医药诊疗标准化的研究范畴。该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文献研究、专家问卷调查、专家论证会三者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征集了专家们的意见,汇总了专家们的临床经验,专家达成最大程度的共识,提高了指南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在保持中医特色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现代康复医学的优势,形成了中医康复治疗体系,推动中医特色疗法的推广和应用。制定指南的目的是将标准化的诊疗方案反馈于临床,多样本、多中心、大样本地验证诊疗方案的临床疗效,验证标准化方案的实用性和质量,以得到广泛的认可。该研究的特点包括:(1)以文献研究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与专家论证会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诊疗指南,得到了大多数专家的认可,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这将提高中医药治疗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也有利于脑性瘫痪中医治疗方法的普及及推广。(2)所形成的指南确立了中医儿科脑性瘫痪诊疗的行业标准,为中医儿科工作者提供了规范、实用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规范,为提高脑性瘫痪的临床诊疗水平奠定基础。(3)将循证医学原理应用于中医标准化工作中的一次实践和探索,印证了循证医学在中医标准化工作中的可行性,为中医标准化工作做出重要贡献。应用和推广:课题形成的指南作为行业标准已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在2012.07.01发布(ZYYXH/T247~286-212),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132-0321-0),并在2012.08.01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河南省中医管理局组织了推广应用培训,在国家级及省级指南推广培训班上向本专业领域专家进行了解读培训,得到了多数专家的认可掌握。在省内已经多次通过会议、培训班的方式向本专业的专家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和推广。脑性瘫痪中医诊疗指南已经在全国相关专业进行应用和推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给应用单位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了这些单位的好评与认可。该指南已应用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临床诊疗路径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