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氮吸入防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临床研究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0144

成果描述:

课题背景和成果:早产儿尤其极低出生体重儿(<1,500g,VLBW)肺未发育成熟,需要氧疗、机械通气等呼吸支持治疗以提高存活率,但同时也增加了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发生的风险,iNO能够选择性扩张肺血管,改善氧合,长期小剂量使用能够减少肺过氧化,减轻炎症损伤,促进肺泡发育,减少肺组织细胞凋亡。NO组在治疗后12 h血气情况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治疗24 h后2组氧合状态无显著差异(P>0.05),2组辅助通气总时间及氧疗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2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动脉导管开放(PDA)、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及气胸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NO组脑室内出血(IVH)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7%vs 17%,3%vs 13%;P<0.05)。制定了早期iNO治疗的常规技术路径,同时明确了其对早产儿的保护作用:早期iNO治疗能够改善早产儿、VLBW氧合状态,不增加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风险,长时间吸入低浓度一氧化氮不影响呼吸驱动、心率、血压、凝血功能,无短期的不良反应,对治疗因肺血管痉挛导致的低氧血症是安全有效的,其有效改善了不成熟肺功能与氧供状态下早产儿神经系统预后与生活质量。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iNO能够选择性扩张肺血管,改善氧合,长期小剂量使用能够减少肺过氧化,减轻炎症损伤,促进肺泡发育,减少肺组织细胞凋亡。氧合与呼吸功能评判指标(FiO<,2>、PaO<,2>、SPO<,2>、OI),辅助通气类型及使用时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动脉导管开放(PDA)、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脑室内出血(IVH)及气胸的发生率,凝血功能、高铁血红蛋白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研究方案更加科学:国内其他研究单位往往在低氧血症、呼吸衰竭、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持续一定时间,采取各种治疗措施仍然难以纠正时相才实施干预,因而其观察研究干扰因素较多,iNO可能失去较好的治疗时机。在结合该单位多年医疗经验及广泛的文献调研基础上,课题组在使用iNO治疗低氧性呼吸衰竭、防治BPD过程中,采取了较早实施干预、规范化纳入标准和实验流程,使观察样本的齐同性更高,减少系统误差,从而使实验结果更加客观、可信。扩大了临床应用标准,规范治疗流程:业界一般在PPHN、难治性呼吸衰竭常规纠正手段无效时采取iNO治疗,同时虽对于iNO的剂量有常规推荐,但缺乏规范的技术路线,课题组则在需要启动肺保护策略的新生儿尤其早产儿治疗过程中,一旦发生上述临床表现,即采取iNO治疗,并在临床实践及研究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规范,对提高NICU救治水平,降低住院费用及死亡率,提高相应患儿远期生活质量均具有可靠的帮助。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iNO治疗在该院引进较早,该院通过该区妇幼保健系统也较早地将该项技术辐射至下级单位,技术成熟,疗效可靠稳定。适于向该区妇幼保健系统、全区各综合医院、其他妇幼专科医院新生儿科/室推广宣传NO价格较为低廉,气体制备、贮存、运输条件较易获取,所需设备简易,安全度及操作性均易把握,临床使用方面对人体及环境安全质量易于控制。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iNO治疗在该院引进较早,该院通过该区妇幼保健系统也较早地将该项技术辐射至下级单位,但在规范治疗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历年获奖情况2014年参与研究的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儿童青少年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获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广西科技进步奖。2014年参与广西卫生厅自筹课题《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综合措施的研究》。(合同号:Z2012212)获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三等奖。2014年参与广西卫生厅自筹课题《hs-CRP动态监测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合同号Z2008201)获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三等奖。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