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院内急救及转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0140

成果描述:

院内转运各类急危重患者是急诊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对院内急救和转运患者的病情危重度程度评估,降低转运风险是急救工作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国内尚缺乏一套简单、方便、快捷、真正为急诊医务人员掌握又便于实施的病情评估方法,过去医务人员对患者病情判断主要是凭临床经验和直觉,没有量化指标,在抢救和转运患者过程中存在很大风险。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方法是对患者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和意识进行评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按照这一方法,对急救和转运患者病情评估,分值达到一定标准即“触发”水平,必须尽快进行更积极的医疗处置,降低医疗风险,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由于简单易于操作,不需要许多仪器设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是对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和意识进行评分,基本原理是根据患者的生理指标,制定某一生理指标数值范围内的一定分值,最低是0分,最高3分,然后将实测各项生理指标数值对应的分值相加,最低是0分,最高是14分,分值越低病情越轻,分值越高病情越重。该研究选择该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由急诊转送入院的4006例患者进行MEWS评分,追踪患者住院治疗情况,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情况和愈后情况,将数据通过统计分析,评价MEWS评分对急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的应用价值。4006例患者进行评分,最低为0分,最高11分,0~3分2711例占67.67%,4~7分1166例占29.11%,8~11分129例占3.22%。0~3分组病死率最低,8~11分组病死率最高(ρ<0.05)。0~3分组患者转人ICU比率最低,8~11分组转入ICU比率最高(ρ<0.05)。结果表明分数越低病情危重度轻,分数越高病情危重度重。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创伤失血性休克、心肺功能不全患者分别应用MEWS结合心电图、休克指数、SaO2评分与单纯MEW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果:MEWS评分结合心电图、休克指数、SaO2评分,能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创伤失血性休克、心肺功能不全患者病情评估的准确度。该研究创新之处是该研究根据不同病因的患者分别做心电图,根据心率、收缩压计算出休克指数,用心电监护测定指脉氧饱和度,根据不同的数值和心电图表现制订不同分值,将不同分值加上MEWS评分值,得出患者的总分值,评估患者的病情危重度。该院急诊科已将此方法作为评估各类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危重度的一种方法,同时作为转送患者移交手续的一项措施,避免危重患者交接不全,降低交接错误。自2010年开始,将该研究项目技术应用于该院急诊科各种急危重症抢救、治疗,转送检查,转送入院8000多例患者,没有发生1例因评估失误而在转运途中发生的不良事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相关论文《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结合心电图、休克指数、血氧饱和度对评估急诊患者病情危重程度的价值》发表于《广西医学》2012,34(10):1305~1308。《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结合休克指数对创伤病人院前急救的护理指导价值》发表于《中国医药导刊》2013,12(11):26~28。存在问题和今后打算:项目样本数量有限,对不同病因患者增加的检查指标和分值的确定的是否科学合理,同时病情可能动态变化,如何能确保评估的准确性。今后还应累积病例数,扩大研究样本,针对不同病因患者加入的检查参数,应进一步分析研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使之能达到更科学,评估病情更准确。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