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广西冶金研究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029
成果描述:
该项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破解有色金属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是实现有色金属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锡多金属矿,因伴生砷、铅、锌等涉重金属,选矿环境风险大。项目坚持源头控制、末端处理、资源化利用的生态设计理念,系统开展锡多金属矿选矿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选矿废水特细粒悬浮铅锑锌等金属颗粒去除、浮选废水深度处理等技术研究。项目突破了特细悬浮金属颗粒回收、重金属废水循环利用等技术瓶颈,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锡多金属矿选矿重金属废水减排成套技术。主要创新包括:(1)开发了锡多金属矿选矿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企业的清洁生产综合水平的评价,形成了锡多金属矿选矿行业清洁生产衡量标准。(2)开发了絮凝一絮团浮选去除特细悬浮金属颗粒新工艺,沉降去除特细金属颗粒,并浮选回收,从源头减少废水中微细粒颗粒金属量,提高了资源利用水平。(3)发明了锡矿选矿废水四步法处理循环利用的方法,通过”工艺处理、化学处理、物理处理、生物处理”四个步骤,实现了选矿废水分质处理回用。(4)开发了选矿废水两级树脂柱串联深度处理新工艺,解决了传统环境功能材料中树脂稳定性差、再生困难、稳定性机制缺失等关键技术难题,为重金属废水的深度处理提供了关键技术保证。成果在亚洲最大的锡多金属矿选矿厂–车河选矿厂成功应用,该厂通过了自治区清洁生产审核指标体系的评估和验收;建成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示范工程,外排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年减排砷1.4吨、镉0.3吨、铅1.2吨、锌1.4吨、铜0.5吨、COD 20吨;成果应用三年(2010年至2012年),累计回收选矿废水中微细粒铅锑金属254.17吨、锌金属1646.79吨,选矿回水利用率由86%提高到95%,年节约选矿用水400多万吨,共增产值1732.88万元、增利润2505.29万元、增税收294.58万元。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2篇,建立完善的锡多金属矿选矿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为重金属废水减排提供技术支撑,对推进该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实施,减少重金属废水排放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推动锡多金属选矿行业的清洁生产和产业升级,对广西乃至全国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同类资源的清洁生产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支持,对其他重金属废水治理有借鉴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