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青岛普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中科嘉亿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玖瑞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天普阳光集团有限公司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289
成果描述:
项目背景:中国肉鹅每年出栏数量为12亿只,产值超过800亿元,鹅饲养总量占全球90%以上。然而,中国肉鹅饲料营养价值和营养需要量参数数据库还处于空白,也未有制定肉鹅饲养标准,导致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场配制饲料无章可循。针对上述生产关键瓶颈问题,项目开展了鹅饲料营养价值评定、营养需要量、饲料利用技术研究,为肉鹅产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技术内容:根据鹅体型外貌和生理特点,发明了鹅消化代谢笼,研究建立了鹅常用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并对肉鹅常用饲料营养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价。系统研究了肉鹅营养素对1-4周龄,5-15周龄肉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骨骼发育、激素分泌、生化代谢、肠道微生物菌群、肠道组织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影响;研究提出了肉鹅不同生长阶段代谢能、粗蛋白质、氨基酸、钙、磷、维生素、微量元素和亚油酸等48种营养素需要量参数;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了营养对脂肪代谢、蛋白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调控关系。建立了肉鹅营养需要量数据库,为制定肉鹅饲养标准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针对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高铜、锰、锌饲粮大量使用,环境污染严重等关键问题,首次研究了微生态制剂和酶制剂改善肠道健康、提高养分利用率、减少铜锰锌的供给量技术,提出低铜、低锰、低锌饲粮配制方法,为降低养殖业排放提供了新技术。针对非常规饲料营养利用率低等问题,以鹅源草酸青霉F67为主要发酵菌株,熟化了果胶酶中试生产工艺,研发出新型酶制剂产品。首次对F67菌株溶磷和降脂机理开展了系统研究。针对大豆皮、葡萄籽粕等副产品纤维素高、蛋白低、消化吸收率低等关键问题,优化筛选了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研究出秸秆固态和液态最佳发酵工艺和半湿性畜禽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研究出墨西哥玉米等6种非常规饲料配方使用技术。 获得专利等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9项。发表学术论文130篇,待发录取论文6篇,出版学术专著19部,完成硕士论文33篇;完成营养需要量参数研究48个;制定标准5个、鹅常用饲料营养价值评定规范1个、鹅常用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1个、企业标准4个。研发新产品工艺4个,设计饲料添加剂系列配方6套、低成本饲料配方10套。 技术经济指标:饲料转化率提高7.94%,生长速度提高5.71%。发酵非常规饲料蛋白质提高6%以上,纤维素降低20%以上;发酵秸秆蛋白质提高了318.9%,CF降低49.07%;氨基酸提高100%~200%。铜、锰、锌元素添加量降低30-50%,排泄率减少25-50%。 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该项目研制的鹅饲料营养价值表数据库、营养需要量标准、典型饲料配方和饲料发酵技术,已在青岛普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中科嘉亿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玖瑞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等50多个饲料企业进行了推广应用,产品推广到山东等20多个省市。推广应用肉鹅3500万只,已获经济效益5.1506亿元。预计未来3年还可产生经济效益12.78亿元。另外,培养研究生33名,培养技术骨干3000余人,培养职业农民1.5万余人,建设示范基地8个,促进了肉鹅产业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