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源性发酵食品安全清洁工业化生产技术创新与应用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华越食品有限公司;湖南省华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插旗菜业有限公司;湖南佳宴食品有限公司;湖南家嘉食品有限公司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249

成果描述:

中国传统植物性发酵食品包括发酵谷类食品、发酵豆类食品、腌渍蔬菜食品以及茶类制品等。产品以其良好的质地和风味、多种营养保健功能,在食品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但传统发酵食品的生产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自然发酵,发酵技术落后,杂菌污染严重,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二是原料质量安全无法保障,导致产品品质低下,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使周年生产难以实现;三是采用高盐腌制工艺,周期长,环境压力大;四是缺乏新型成品保鲜工艺,导致滥(乱)用防腐剂现象严重;五是经济效益差。针对以上难题,项目组承担了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辣椒发酵食品绿色加工及活性物提取技术中试与转化、长沙市科技成果产业化资金专项:食品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专项-食品加工过程中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课题,针对发酵豆制品、发酵蔬菜进行了攻关研究:研制多菌种多阶段的人工控制发酵技术,通过分析研究传统发酵食品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与产品风味和质量之间的联系,分离筛选出优势微生物,探讨其发酵的最优条件,筛选出适合四季发酵的菌种,实现周年均衡生产,防止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实现蛋白质向氨基酸的最大转化。采用低盐无添加的绿色加工技术,减少化学性添加剂的使用,提高食品安全性;同时接种乳酸菌进行发酵,形成复合、协调的口感,最大限度地控制亚硝酸盐的产生。探讨新型生物保鲜技术、低温巴氏杀菌方法及其效果,使其达到商业无菌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传统发酵食品的品质。实现工业化生产。经过近十年的研究,以上难题已经圆满解决,获得了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专利号分别为ZL200910043847.7、ZL200910307254.7、ZL201210320387.X、ZL201210310796.1,ZL201310739267.8,ZL201410057858.1、ZL201310020912.0、ZL201110305037.1;发表科研文章23篇;编著专著和教材5部;省级成果鉴定2项,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通过科技部的验收;市厅级成果获奖2项。成果分别在湖南华越食品有限公司、湖南省华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插旗菜业有限公司、湖南佳宴食品有限公司、湖南家嘉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得到了转化,并生产出腐乳汁、全料腐乳汁调味料、乡里剁辣椒、辣椒酱、酸菜包、泡豇豆、天然萝卜、脆三丝、吉样笋片等9个新产品,在消费者心中信誉良好。同时,在产学研合作模式探索下,企业实现了以下共同目标:破解了技术瓶颈,完成了产品生产关键技术转化,产品经国家质检部门检验合格,达到了安全标准,并且能变冬季生产为常年生产。制定了企业标准,申报了充公害食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扩建农产品食品原料种植基地,解决了原料供应的难题。同时推广引进了新品种和绿色食品种植技术,培养种植科技示范户5000户,并实行订单农业,从源头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指导和协助企业扩建了酱腌菜、调味料等食品加工厂,扩大生产,保障满足市场供应。帮助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和提高技术成果的转化能力,在科技服务组的传、帮、带过程中,为企业培养骨干技术人员15名、管理人员6名、熟练操作人员470名。该项目实施帮助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近三年新增销售额19092.9万元,新增利润1111.52万元。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