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暨南大学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129
成果描述:
核酸属于生物大分子,而小核酸指小于50bp的核酸片断,通常称寡核苷酸。项目团队十余年时间致力于白血病/肿瘤中类似抑癌基因miRNA-181a的靶基因及抑癌效应、类似癌基因miRNAs(Oncomirs,mir-21、mir-155)的反义核酸抑制和它们磷酸化分子信号通路。获4项发明专利。1.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具有重要预后价值的抑癌功能的miRNA-181a呈低水平表达, miRNA-181a mimics显著抑制CML细胞活力。采用生物芯片和生物信息预测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mir-181a的靶基因RalA和PPFIA1,实验证实两个靶基是CML中重要的信号分子的癌基因,与CML发病与耐药性有关。可以激活下游多个磷酸化信号通路:RalA(MAPK, ErbB, VEGF和mTOR), PPFIA1( JNK, SRC, VEGFR-2, P-38 MAPK, c-Kit和keratin-18)。2.针对成熟mir-21设计反义核酸(约20个碱基),经脂质体介导,结果显示,mir-21反义核酸具有显著的抑制CML白血病/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增殖、侵袭和克隆形成效应,其中mir-21反义核酸抑制多个磷酸化信号通路(BAD (Phospho-Ser155), ICAM-1 (Phospho-Tyr512)和AKT (Phospho-Ser473),),并对mir-21的靶基因PDCD4在白血病中的功能进行鉴定。获得了mir-21反义核酸专利和PDCD4 siRNA有效序列的发明专利(专利3和专利4,论文4、论文8和论文9)。3.针对多个miRNAs(mir-21、mir-155)种子序列设计反义核酸(7-8个碱基),在视网膜母细胞瘤和实验显示它们与成熟miRNAs的反义核酸具有类似的抑制效应,而分子量小,有利药物开发。4.还研究了mir-633启动子区域甲基化通过靶基因HSPG2诱导乳癌细胞耐药性,抑制甲基化的药物可以逆转耐药性;miR-302c and miR-520c调节肿瘤细胞对的自然杀伤细胞毒的敏感性。该项目发明专利已广泛用于基因功能研究、小核酸药物开发和人才培养。已出版学术专著1部;国际学术会议获奖、国内学术会议大会发言;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A1类7篇: A1-2区6篇、A1-1区1篇(IF 6.359), A2类16篇;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培养硕士研究生30余人,博士研究生8人,获广东省优秀硕士论文1人次,暨南大学优秀硕士论文3人次,南粤优秀研究生1人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1人;暨南大学优秀研究生多人。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