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注射式磷酸钙复合骨水泥在牙槽嵴种植位点保存的临床应用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医科大学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010

成果描述:

该研究项目属于口腔医学。项目主要围绕可注射式磷酸钙/可降解聚合物复合骨水泥的降解成骨作用机理及其临床应用探索展开系列研究。背景:拔牙后牙槽骨萎缩是口腔医学临床常见的问题,严重阻碍患者的口腔功能修复。使用骨粉和骨膜进行类似骨引导再生技术的治疗可有效增加骨量,减缓牙槽嵴的吸收速度和程度,在口腔种植义齿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使用的骨粉基本为国外垄断产品,且不易成型。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自固化型生物陶瓷材料,其特征是可以通过粉、液调和的形式进行应用并原位固化,在生理条件下转化为羟基磷灰石晶体,整个反应过程无高热,无毒副作用,在脊柱骨科、颅颌面部骨质缺损的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长期的临床应用发现材料存在机械强度有限、降解缓慢等缺点。主要技术内容:将CPC变成多孔结构是改善材料降解性能的有效策略。该项目即应用多种可降解聚合物包括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硫酸软骨素颗粒、静电纺丝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纤维膜作为致孔剂加入CPC进行复合,获得的材料具有流动性和可塑性,改善了复合物机械性能,提高了复合物的降解性能。在基础研究中探讨了磷酸钙复合骨水泥降解成骨的机理,验证了磷酸钙复合骨水泥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体内应用效应。在临床应用探索了磷酸钙骨水泥与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混合物用于拔牙位点及萎缩牙槽骨骨增量种植修复的效果,对于拔牙窝种植位点骨量保存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效果良好,为磷酸钙复合骨水泥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创新要点:利用可降解的聚合物微球、静电纺织纳米纤维膜对CPC材料进行了促进降解以及增韧研究,对复合物的降解促进机理进行了科学探索。复合骨水泥进行了临床应用的探索研究。研究成果已证实可注射式磷酸钙复合骨水泥具有突出的降解成骨性能,在牙槽嵴种植位点骨量保存方面有显著成效,在骨增量技术中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著10余篇,在多所口腔医学院校进行了推广应用,临床实践证明可注射式磷酸钙骨复合骨水泥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