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颌外科技术矫治颅颌面畸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医科大学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009

成果描述:

中国是出生缺陷的高发国,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约为0.1%-0.3%,这些缺陷导致唇腭裂畸形、面裂畸形、各类上下颌骨畸形等先天性颅颌面畸形;颅颌面部外伤、颜面部肿瘤术后导致的颌面缺损等后天继发性颅颌面畸形呈逐年增加趋势。颅颌面畸形不但影响人的容貌,还能影响咀嚼、语言等正常生理功能,严重者导致各种心理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正颌外科技术是治疗颅颌面畸形重要的手段。通过该技术恢复患者的容貌和咀嚼、语言等生理功能的同时增加患者的自信心,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项目组自1987年分别开展LeFortI型截骨术、下颌骨矢状劈开术、颏成形术、牵张成骨技术等正颌外科技术成功治疗了颅颌面畸形患者908例,术后效果满意。近年来该院还开展精准数字化正颌外科技术,运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实时测量技术、RP技术、手术导航技术使正颌外科技术在临床应用更精准、可预测性更高、创伤更小、疗效更好。项目组还分别开展正颌外科、牵张成骨术后血供动力学、分子生物学、基因水平、组织工程学等基础研究并先后获得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子项目及13项省、厅级项目资助。该院是全区唯一能开展该技术和国内较早开展该技术的院校之一。项目负责人周诺教授于1996年初受“正颌外科之父”Dr. Bell邀请赴美参加牵张成骨科研研究,成为中国开展该技术研究第一人。1998年回国后在国内率先开展该技术的研究,并成为首个在该领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者,同时在国内外率先创立上颌骨前颌分块截骨牵张成骨术治疗以往正颌外科难以治疗的唇腭裂术后继发严重颌骨发育不足畸形和游离输送盘牵张成骨术修复颌骨缺损。该项目立题新颖、创新性强,结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表学术论文64篇,其中SCI17篇,核心期刊47篇,并多次在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上交流。其中《TGF-β1等多细胞生长因子在下颌骨牵张成骨中的表达研究》项目成果分别获得2005年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6年广西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一等奖,《游离输送盘在牵张成骨应用的生物学机制研究》获得2009年首次中华口腔医学研究创新奖。研究成果被编入卫生部“十二五”规划口腔本科教材、全国高等学校研究生规划教材和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教材,被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四川大学口腔医学院、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等著名院校认可及推广应用。通过该技术研究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34名,促进了全区正颌外科的发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