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定品种高产抗病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的选育及良种产业化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3987

成果描述:

该项目属水产学领域,内容涵盖水产育种和水产养殖等学科。凡纳滨对虾是中国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项目针对中国凡纳滨对虾养殖业缺乏高产、抗病良种,养殖对虾生长慢、发病率高,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在国家“863”和科技支撑计划等1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的资助下,经过11年研发,育成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新品种,建立了“良种良法”成套创新成果,实现了良种产业化推广,成果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育成国家审定水产新品种高产抗病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构建了国内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凡纳滨对虾种质资源库,2012年育成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并通过国家审定,2014年入选农业部主推水产新品种,是中国应用最广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凡纳滨对虾新品种,国内知名水产良种品牌,也是广西唯一的国审水产品种。该品种产量高、抗病抗逆性强,单造亩均产量和养殖成活率分别为621.51kg和80.88%,比进口品种分别提高15.40%和11.32%,比普通品种分别提高29.15%和12.36%。近3年,累计推广良种亲虾11.42万尾,占中国良种亲虾市场的9.1%,打破了国外垄断,为中国对虾养殖业提供了种质保障。创建了国内领先的凡纳滨对虾高效选育和制种技术,建立了高健康苗种规模化繁育和生态养殖等配套技术:获得自主研发专利3项,集成建立了标准化选育工艺,保障了选育过程生物安全及性能评估和系谱的准确性;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凡纳滨对虾应激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剔除了选育群体中应激敏感对虾,提高了对虾的肉质性能;创建了基于最佳线性无偏性能评估(BLUP)的高效育种技术,解决了选育周期长、选择效率低的技术难题,经9世代选育,“桂海1号”核心家系90日龄平均体重达26.03克,感染桃拉病毒(TSV)成活率达61.11%,分别比第一世代提高63.29%和13.61%。同时,建立了新品种的高健康苗种规模化繁育和生态养殖等配套技术,颁布广西地方标准2项,获得专利3项,为新品种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撑。项目共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论文7篇。实现了“桂海1号”良种良法产业化应用:建立了“产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良种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平台。近三年,项目完成单位向全国供应良种亲虾11.42万尾、幼体98.81亿尾、虾苗9.29亿尾,新增产值2416.67万元,新增利润1182.80万元;建成良种研发基地1个,繁育和养殖示范基地23个,共销售虾苗134.91亿尾、商品虾2.88万吨,总产值13.11亿元,新增产值4.14亿元,新增利润2.41亿元,节支减耗2651.07万元;良种良法覆盖中国沿海和内陆10个省区,累计辐射养殖34.55万亩,提高了中国对虾良种覆盖率,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