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H技术对低分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风险亚分级研究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桂林医学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3810

成果描述:

课题来源与背景:低分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具有不均一的复发、进展倾向,难以进行预后风险评估。项目组前期研究也发现初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组织病理分级分期易被低估;2008年1月以来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进行膀胱癌尿液检测,发现 FISH 技术能够较准确的评估膀胱癌的生物学行为,如具有双倍性染色体或仅有 p16和/或3号染色体阳性,可认为低风险复发/进展,如果7和/或17染色体畸变则为高风险,但通过尿液肿瘤细胞的 FISH 检测存在对低分级肿瘤细胞敏感性低。研究目的与意义:应用 FISH 技术检测52例“低分级或 G2”尿路上皮癌组织标本,计算 p16、3、7和17号染色体畸变比率,结合临床随访资料,将其中的高/低复发进展患者区分开来,在染色体层面按恶性潜能对低分级或G2级 NMIBC 患者进行风险亚分组;在随后的2~3年内对低分级 NMIBC 应用该技术进行前瞻性研究,争取建立一新的低分级 NMIBC 患者风险评估系统,以期更好预测其复发、进展,为“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论点与论据:低分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一类恶性度不均一的恶性肿瘤,无论是 WHO1973尿路上皮癌分级中的2级(即 G2)还是 WHO 2004分级中的低分级都不能充分反映该分级肿瘤复发、进展发展趋势。该研究将在随后的2~3年内对低分级 NMIBC 应用该技术进行前瞻性研究,建立低分级 NMIBC 患者亚风险评估系统,以期更好预测其复发、进展。大量研究证实:染色体组的不稳定性可作为独立因素进行分析,提高膀胱癌分级的精确度,有助于肿瘤复发、进展的预后评估。Simonetti S 等通过 FISH 检测发现在 G1、G2、G3 级的TCC 中17号染色体呈多倍性增加,分别是0/29、8/29、29/29,同时也证实17号染色体的多倍性与 TCC 分期有关:Ta 期肿瘤中8/32出现17号染色体的多被性,T1期中为14/18,T2-4期为13/13。创见与创新应用: FISH 技术检测52例“低分级或 G2”尿路上皮癌组织标本,明确其癌细胞中3、7、9P21及17号染色体倍体图案/基因缺失情况,计算 p16、3、7和17号染色体畸变比率,结合临床随访资料,将其中的高/低复发进展患者区分开来,在染色体层面按恶性潜能对低分级或 G2级 NMIBC 患者进行风险亚分组。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对低分级 NMIBC 应用该技术进行前瞻性研究,建立低分级 NMIBC 患者亚风险评估系统,以期更好预测其复发、进展。另培养研究生2名。历年获奖情况:暂无。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