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桂林市蔬菜研究所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1970
成果描述:
课题来源与背景:根据市科〔2011〕21号文件下达的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林红椒新品种的选育”,由桂林市蔬菜研究所承担。项目合同书编号:20110113-1,起止年限:2011年1月—2014年12月。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通过生物基因工程和遗传育种手段,充分利用现有的育种材料,对辣椒现有品种进行改良,培育出红椒专用新品种,并通过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为红椒产业发展提供良种支撑。性能指标:育成红椒品种“福满园”:果长375px,果茎40px,果肉厚6px,果重13.1g,辣椒素含量148mg/kg,维生素C 174mg/100g鲜重,水分89.72%;高抗花叶病毒病兼抗青枯病。“福满园”辣椒2014年通过广西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证书编号“桂审蔬2014024”。项目完成时新品种推广应用面积1000×677m<'2>以上,新增产值400万元,新增利税200万元以上。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在广西区内率先开展优质、抗病的多用途红椒专用品种育种研究,对本地地辣椒种质资源进行改良,创制高配合力、性状稳定的自交系4份。育成高抗花叶病毒病兼抗辣椒青枯病的红椒专用品种“福满园”,品质和产量明显优于母本材料“红椒一号”,达到加工鲜食兼用标准。利用杂交育种手段育成辣椒新品种辣椒素含量较母本提高17倍,干物质含量提高3.24﹪。开展鲜红椒安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首次在高山地区引进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于辣椒生产,利用坡地高度差实现辣椒生产的膜下滴灌并随水施肥技术。福满园辣椒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超过18600亩,支撑辣椒产业成效显著。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桂林红椒新品种选育》成果主要应用于区域辣椒种植业。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应用情况:通过项目的实施,育成的辣椒新品种示范推广合计18600亩,总产量5.782万吨,新增产值17291.8万元,新增利税10721.8万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存在的问题:该项目育成品种属于双亲本蕾期授粉而得,杂交所需劳动力多,成本高,且后代种子产量比较低,建议下一步继续选育相同基因型的自交不亲和系作为母本进行杂交。项目育成品种虽然已在田间生产上证明了双亲的基因杂交交流的真伪性,建议通过进一步的产、学、研合作从生态学、生理生化、酶学、分子标记多态性等开展获得杂种后的进一步研究。建议进一步加强育成品种的宣传与推广力度,扩大新品种的应用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