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广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大学;中国科技开发院广西分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1964
成果描述:
任务来源:《乙醇乙烯法制备生物基聚乙烯醇研究与开发》项目是2014年度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合同编号:桂科攻14122005-34。项目于2014年1月下达,2015年12月结束,历时24个月。在项目组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完成了项目合同的工作指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采用生物乙烯法,以非粮生物乙醇为原料脱水制备乙烯,采用乙烯和醋酸合成醋酸乙烯,再经过聚合和醇解反应制备聚乙烯醇。解决了电石乙炔法制备聚乙烯醇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问题。采用生物乙醇为原料制备生物基聚乙烯醇高分子材料,并对产品进行全面表征。采用自主研发新技术和国外引进技术相结合的创新方案,设计和建成5万吨/年聚乙烯醇生产线。按照国家标准GB/T12010.2-2010、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全面表征生物酒精法制得聚乙烯醇产品的性能,所制造的产品符合有关质量标准的一级品技术指标。申请了“一种用于醋酸乙烯溶液聚合的溶剂及其使用方法”和“一种改性VAE乳液无醛胶黏剂及其使用方法”2件发明专利;发表了“非腈复合引发剂用于乙酸乙烯溶液聚合”、“歧化松香-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FF6M还原剂降低VAE乳液中游离甲醛含量的研究”等论文5篇,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新增产值12561.32万元,新增利润1213.64万元。技术的创造性、先进性:以广西非粮生物质木薯、甘蔗生产的酒精为原料、德国进口的Al<,2>O<,3>分子筛为催化剂,采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巴西酒精脱水制乙烯技术,设计和建成了5万吨/年乙烯生产装置一套。采用自主研发的聚合与醇解反应技术,由醋酸乙烯聚合再经甲醇醇解反应制得聚乙烯醇,设计和建成了10万吨/年聚乙烯醇三釜串联聚合反应装置和醇解-干燥装置各一套。由生物酒精脱水生产的乙烯纯度达到99.9%,再由乙烯合成的醋酸乙烯纯度达99.99%,从而所生产的产品表现出许多显著的特征。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由生物酒精脱水制造乙烯是实施该课题最核心关键技术,世界上仅美国成功建成了6万吨/年生物酒精脱水生产乙烯装置一套,国内尚没有年产1万吨以上生产线,因此,设计和建成5万吨/年生物酒精制乙烯生产线属国内首创,也是世界第二大规模的生产装置。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项目设计建成了5万吨/年聚乙烯醇生产线,按照项目设计时聚乙烯醇的市场价格为25000元/吨计算,可以预见,项目完成后可新增产值50000吨×25000元/吨=125000万元。公司生产的生物基聚乙烯醇销售价格为10000~13000元/吨,按照年产5万吨的生产能力计算,每年可新增产值50000~65000万元。但是由于近年来石油市场急剧变化,石油价格严重下跌,而生物乙醇的价格并没有下降,使得生物乙烯法生产聚乙烯醇的成本大大提高,失去竞争性。因此,公司年产5万吨/年生物基聚乙烯醇生产线并没有全年生产。尽管如此,在2014年和2015年,公司生产的生物基聚乙烯醇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该项目使木薯、甘蔗优势区域化、产业化,把广西打造成中国最大的生物质再生资源基地,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丰收,更祢补了广西缺油、少煤、无天然气生产的劣势。主要利用丘陵、沙地和荒地,不会与粮食作物、糖争地。5万吨生物酒精项目达产后,可极大提高木薯种植农民的收入,是真正的富民惠民产业。此外,副产的沼气不但可以作工业燃料,还可以引入家庭住户,形成管线绍气供给居民。从而使甘蔗和木薯资源的开发利用更上一层楼,使酒精业从资源型向综合效益型转变,走上了一条“生态循环发展”之路。在循环经济方面,更是日趋成熟和完善,产业链拉得更长。特别是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反哺农业、带动养殖业、繁荣农村经济、繁荣肉类市场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广西建设“两型”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