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脐橙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农垦国有立新农场;贺州学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1849

成果描述:

课题来源与背景:该课题是潘中田教授企业科技特派员项目。为提升脐橙产业在国内外竟争力的需要。广西农垦国有立新农场脐橙种有6000多亩,连片种植的有3000亩。富川县已种23.5万亩脐橙。虽然农场的脐橙国内外都十分畅销,产品也能出口东南亚及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但从整个富川县的脐橙品质来看,脐橙品质还较差,有机脐橙的生产还是空缺。水果是人们生活的必须品,它也有很多让人们担心的问题。现在社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担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水体、土壤和空气的污染时时在威胁和损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该项目是潘中田教授申请企业科技特派员项目,课题组已有充分的前期准备:其科技特派员潘中田同志已经通过“脐橙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桂科转1123003-1G)项目与广西国有立新农场和富川县科学技术发展中心开展了前期卓有成效的工作;并聘请了具有有机认证资格的单位和专家进行了脐橙有机基地建设的相关可行性论证,对比了绿色食品的生产,水果进出口的标准,并已通过了权威有机认证机构的环境检测、地理位置检测;实际上,该项目的负责人潘中田科技特派员早已与立新农场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并得到立新农场和富川县科技局的大力支持;同时立新农场也已立项进行关于有机脐橙基地的建设。因此,课题组现在项目已经是中试,并且在继续推进中。开展该项目的研究,项目组成员有理论基础、有相关技术和从实际出发的经验,有优良的自然条件,有已经建成的质量追溯系统,通过该项目的支持,课题组更有理由继续完善、完成该科技攻关的基础课题,并一定能申报有机脐橙栽培技术研究成果,从而尽快将这一成果转化成产业。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是按《OFDC有机认证标准》采用生物技术、物理技术、农业综合配套工程栽培技术,实行有机综合栽培技术。其性能指标为:技术指标:建立有机脐橙生产示范基地100亩;带动10000亩脐橙基地朝有机脐橙方向生产。在环境检测、地理位置检测基础上,严格执行GB/T19630.1∽19630.4-2005有机产品及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对基地实行科学的质量追溯管理,并建成独立的有机脐橙质量管理追溯系统,做到“生产可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分解并制定严格的有机脐橙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主要包括如下操作规程:地块选择;作物栽培操作规程:包括生产用水、土壤培肥、病虫草害防控、树体管理、平行生产操作、作物收获及采后处理;产品运输贮藏;产品出库与销售;防止有机产品与非有机作物混合和污染;有机肥堆制;绿肥种植、管理;沼气生产及使用管理;生产设备、工具的维护和清洁操作规程等。建立产学研科技示范基地1个、创建脐橙和柑橘有机栽培技术科技信息服务平台1个,发表论文3—5篇,申请专利1—2个。社会、经济指标:通过示范和培训,提升影响富川柑橘产业重点科技示范县23.5万亩脐橙生产的技术结构,实现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技术结构升级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有机结合。使绿色示范服务区6000亩经济效益提高20%以上;使23.5万亩脐橙无公害基地经济效益提15%以上。有机脐橙生产示范基地100亩的效益达到当地同类型品种果园经济效益的3—5倍。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项目组按《OFDC有机认证标准》结合质量追溯系统管理要求,因地制宜创造性地从生产实际出发,采用生物技术、物理技术、农业综合配套工程栽培技术,成功地实行了有机综合栽培技术并取得成功。在示范推广过程中,又从生产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按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产品标准要求,实施柑桔安全优质高效生产集成技术,使核心示范基地和推广应用有机结合。从而使项目基地成为国内柑桔产业的典范。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项目实施的技术综合配套、安全适用,从实际出发,从项目研究到成果取得后,按良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标准要求,分别制定了相关的贡柑和脐橙栽培技术地方标准,相关病虫害防治地方标准。经多年实践应用,安全适用。已取得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历年获奖情况:2015年,该项目相关成果获贺州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