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1249
成果描述:
该项目成果属农业科学技术领域,是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福建省科技计划等6项省部级以上项目资金共同资助下,经过近10年的研发而成。项目主要针对近年来由于片面追求短期利益,对茶园与旱地资源掠夺性开发利用,用地和养地相脱节,土壤理化性状变差,肥力下降,土壤质量退化,经济效益低下;以及红黄壤旱耕地普遍存在有机质和有效养分含量低、“酸砂薄瘦”犹为突出,生产力水平低等问题,重点开展如下研究:研究南方丘陵岗地红黄壤区茶园、旱地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提升、地力培肥、作物高产优质及环境友好的施肥技术模式;研发适用于南方丘陵岗地红黄壤区茶园和旱地,且有利于耕层土壤快速熟化、表层土壤结构改良、保水保肥能力明显提高的茶叶、花生和甘薯专用肥,以及研究与之配套的耕作制度与施肥技术;南方丘陵岗地红黄壤区茶园沃土技术模式集成与示范,研究红黄壤立地条件下,特别是土地分散、集约化水平较低、管理水平不高条件下,不同耕作、管理等方式对土壤培肥的影响及其规律,通过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提出红黄壤茶园与旱地地力培育的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的示范基地。该研究成果在揭示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红黄壤茶园与旱地土壤地力提升的微生物学特征和微生物群落基因分子机理、作物专用BB肥研发工艺及施用技术、红黄壤区茶园与旱地长期施肥下的土壤及作物生长性状响应等方面具有创新性;研制适宜红黄壤茶园与旱地肥力特性的系列作物BB专用肥产品,研发掺混肥营养填充料的制备方法,核心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见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掺混肥营养填充料及其制备方法,ZL201010580963.5″);提出提高南方红黄壤区茶园与旱地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培肥地力、作物高产、优质及安全生产的土壤地力提升配套施肥技术模式。该项目成果已发表学术论文20篇、著作1本、授权专利4项,研制红黄壤茶园与旱地土壤结构改良与肥力提升的技术产品44个(新肥料产品登记证书),建立示范基地4个,应用推广面积383万亩,累计增加经济效益11.4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该研究成果对该省乃至中国南方红黄壤区茶园与旱地地力培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