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快检预处理技术与应用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福州大学;睿科仪器(厦门)有限公司;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1209

成果描述:

该研究成果属于分析化学和食品科学交叉领域,依托于教育部高校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集成完成的一个重大研究计划的总结。食品安全无小事。习总强调,要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从2001年以来该实验室就是习总倡导的“餐桌污染”为民办实事的食品安全项目承担单位。样品的预处理技术是食品安全检测的技术“瓶颈”,同时快速、便捷的检测方法是食品安全的监管和预警的刚性需求。该成果集成一系列食品中有害物质的预处理分离检测创新技术和方法,以及一些现场、快速的食品安全检测仪器。主要内容包括:开发了系列食品样品前处理新技术及仪器。研发了一系列固相微萃取样品前处理新材料和新技术,如:原位共价聚合技术、分子印迹技术、离子液体中空纤维等,为合作企业提供了产品的核心技术。与睿科仪器公司共同研发了一些应用于食品复杂样品的前处理技术中的固相萃取产品。自动固相萃取等仪器可满足食品安全检测自动化、高通量的样品预处理的要求,产品被市场高度认可。开发了基于新型色谱柱的快速高灵敏度高通量的食品有害添加物的色谱检测技术与应用。开发了多种新型色谱固定相、气相/液相色谱柱和食品中有害物质的高灵敏度、高通量、高效率色谱检测的新方法新技术。项目组为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食品安全多功能精密分析仪、系列速测仪和试剂盒等提供了核心技术,用于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快速检出和食品安全预警监控,整个检测过程仅需要数分钟,精确度高,科学性好。基于纳米生物探针技术构建了系列的饮用水中毒素和重金属传感器。针对谷物中赭曲霉毒素A、水体及水产品中藻类毒素和Pb2+、Hg2+、Ag+等重金属,分别采用核酸适配体、DNA、DNAzyme等生物识别元件,构建了高灵敏电化学毒素检测和重金属检测传感器,灵敏度高、便携,低成本。相关技术应用于系列速测仪以及饮用水、海水中水质仪和连续自动监控平台的研发,产品性能好。项目研发至今已获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论文25篇。培养了13位博士和21位硕士。项目研发的产品便携,操作简单,稳定性好,性价比高。自研发投产到2016年6月,多家企业利用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实现了企业产值和利润的大幅增长。共新增产值3.4亿元,新增利税5千多万元,增收节支1.4亿元。此外,项目研发的食品安全检测和预警技术,解决了自动化,快速、现场检测食品中污染物的问题,该技术集成的示范性和预警性的社会效益也是不言而喻的。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