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河南中医药大学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1130
成果描述:
课题属于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点研究领域,应用PCR技术检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或缺失(I/D)多态性,根据AC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研究ACE基因多态性与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关系,以及与中医分型(痰湿瘀阻型)的相关性,同时观察AC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GLP-1、冠脉斑块及其稳定性的关系,为中医药防治痰湿瘀阻型不稳定性心绞痛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分为4个部分: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痰湿瘀阻型不稳定心绞痛相关性的临床研究:通过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痰湿瘀阻型及非痰湿瘀阻型患者ACE基因多态性分布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痰湿瘀阻型是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主要中医证型之一,而ACE基因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痰湿瘀阻型具有相关性。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UAP患者血脂水平相关性的临床研究:对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ACE基因多态性分布与血脂水平进行分析,发现ACE基因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有明显相关性,进一步数据挖掘发现ACE基因DD基因型与TG、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UAP患者冠脉斑块不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应用双源64排螺旋CT成像技术对UAP患者冠脉斑块性质进行分类,通过组间对照分析不同斑块组患者ACE基因型分布频率情况,发现其ACE-DD基因分布高者软斑块与中等密度斑块分布明显增多,可见不稳定性心绞痛斑块的不稳定性与ACE基因型存在明显相关性。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GLP-1的相关性研究:研究发现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能够改善内皮活性,增加心肌供血,阻断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生。课题通过观察对比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与健康对照者GLP-1水平与ACE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发现健康对照者GLP-1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而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ACE-DD基因分布高者GLP-1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可见GLP-1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ACE-DD基因型频率存在相关性。课题组已在国家中文核心及科技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如痰湿瘀阻型不稳定心绞痛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等;多年来课题组成员已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多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深入研究其遗传病学特征,有利于真正实现个体化治疗。该研究成果已先后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周口市中医院等十几家医院进行推广应用,使广大患者获得良好的收益,为医院和社会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