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0516
成果描述:
课题来源与背景: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系樟科(Lauraceae)樟属(Cinnamomum)常绿乔木,是中国南方特色木本香料树种之一,集香料、药材和用材于一身,肉桂树全身是宝,其中,桂皮被视为医药中的珍品,常与人参、鹿茸、燕窝并称为“参、茸、燕、桂”,此外,桂皮还普遍作为珍贵香料,在食品工业和轻化工业中广泛使用。肉桂种子含油量高,采收后不能干燥贮藏,晒干后容易失去发芽力,且刚采收的肉桂种子处于休眠状态,直接播种发芽缓慢,传统的沙藏催芽方法发芽率较低,出苗不整齐。因此,有必要促进肉桂种子萌发的研究。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快速有效地提高肉桂种子的发芽率和萌发速度,提供了一种促进肉桂种子萌发的方法。包括种子采集、种子前处理、沙藏催芽和育种管护的工序,通过采集成熟的肉桂果实密封处理后,进行洗种和消毒,依次用清水和赤霉素浸泡种子,将处理后的种子进行沙藏催芽,通过育种管护得到发芽的种子,发芽率达93.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项目独创了用赤霉素处理肉桂种子,打破种子的休眠期,促使肉桂种子快速、整齐地出芽。该方法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方便操作,适合推广。解决了肉桂种子发芽缓慢,出苗不整齐的难题,国内未见赤霉素促进肉桂种子萌发方法的报道。技术的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技术已达到成熟水平,简便易行,无安全隐患,可批量用于肉桂种子育苗。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专利权人已用该方法培育肉桂苗木10万多株,苗木已经在适生区域内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