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489
成果描述:
课题来源与背景:甘薯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淀粉含量高的优势,甘薯的单位面积能源产量达到10.4 Kcal×10<'4>/ha/day,远高于马铃薯、大豆、水稻、木薯、玉米,约是玉米的3倍,而且甘薯的出酒率高,与玉米和木薯比较,生产1吨乙醇需要10吨鲜薯(淀粉含量20%),合计2400元;2.8-2.9吨木薯干(淀粉含量70%),合计2800元;3吨玉米(淀粉含量66%),合计4500元。可见甘薯作为原料生产乙醇优势明显。专家认为甘薯作为一种新型能源作物应当得到重视,利用甘薯生产燃料乙醇添加在传统石油燃料中除能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外,还将大幅度减轻环境污染。随着甘薯综合利用的发展,甘薯作为生物质能原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各国以高淀粉、高产为甘薯品种育种目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家,每年种植面积约600万公顷,占全世界种植面积80%左右,年生产量约1.2亿吨,占世界甘薯总产量的85.9%。发展甘薯酒精工业具有较大的优势。因此,甘薯作为新型能源原料作物的高淀粉甘薯新品种选育已成为中国甘薯育种的主攻方向。为此,培育出适应广西各地种植,具有广西自主知识产权的的高产、优质、高淀粉甘薯新品种是非常有必要的。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课题主要以高产、优质、高淀粉为主攻目标,2008年10月以金山679为母本进行自然授粉而获得种子,经过多年鉴定选出高产、优质、高淀粉甘薯新品系桂08-166,审定后定名为桂薯08-166。性能指标:选育适应该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高淀粉适应性广的甘薯新品种1个。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课题选育出甘薯新品种桂薯08-166表现出薯干产量高,干物率高,是理想能源加工型甘薯新品种,适宜在广西各地种植。薯干最高产量596.7kg/667m<'2>,干物率最高31.2%,食味最高78.3分,达优质水平,在区内同类产品中具有明显的核心竞争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桂薯08-166于2013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综合性状好的特点,适宜在广西各地种植。在新品种选育过程中,为了鉴定亲本自交系和杂交组合的抗病虫性、耐旱性和耐瘠性,很少施用化学药剂和化肥。在生产上应用时,均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防虫防病,秸秆可直接还田或作为饲养牲畜的原料,项目基本上没有“三废”排放,降低了生产成本,环境污染少,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桂薯08-166审定以来,已在大面积应用,但存在下面问题:种薯种苗市场混乱,质量不保。健康种薯种苗的繁育有待进一步加强。产业带动能力低。扶持企业带动有待加强。历年获奖情况:无。 |